您当前的位置:华尚网资讯正文

我北大结业到火锅店当服务员差点被开除

2020-04-12 20:11:00  阅读:4586 来源:自媒体 作者:经营管理

原标题:“我北大毕业,到火锅店当服务员,差点被开除”

北大毕业、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,与月入5000的火锅店服务员,你觉得谁更快乐?

最近,北大毕业的网红李雪琴,到火锅店体验一天当服务员的视频火爆网络,看哭很多人。

相关话题还上了热搜,有近6000万的阅读,引起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。

我带着许多疑问,打开了视频:一个北大毕业生为何会被吴亦凡翻牌?网红为何会在火锅店当服务员?在火锅店的一天都经历了什么?

看完视频后我感触良多,视频中服务员金句频出“你这一秒不快乐,就影响下一秒快乐。”

“我没有大目标,把眼前的小目标做好就很快乐”

感动千万网友。让我对上班这件事也有了不一样的思考,今天想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。

月入5000的火锅店服务员

和粉丝400万的网红,谁更快乐?

谈到拍这个微综艺的初衷,李雪琴说,最近大家都不爱上班,所以从没上过一天班的她,特意选了几个看上去“挺难上”的班,想体验一下是什么感觉。

第一期,她去到北京的一家巴奴毛肚火锅店当服务员。火锅店服务员是李雪琴一直想体验的事儿。

“挎个框,给大家挨个发热毛巾,发围裙,老有意思了”。这种不用动脑的轻体力劳动,看起来似乎是简单又轻松。

但是刚一上手,李雪琴就懵了,状况连连:

需要去招呼客人的时候,李雪琴犯了社恐,全程表情严肃,没办法和客人沟通;

去服务热情的粉丝,被主管骂擅自离岗,当场委屈得哭了起来;

涮了一天毛肚累到不行,却差点儿因为工作失误被罚光工资……

李雪琴在视频里,把当代年轻人的丧体现得淋漓尽致。面对职场中的规则和挑战,总是诸多抱怨,觉得事事不如人意,自己又不愿意作出改变。

工作不熟悉是一个方面,但更多的其实是心态上的消极。

和李雪琴工作态度完全相反的,是她的师傅,96年的小姑娘秦朝霞,是店里受打赏最多的服务员。

她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“微笑天使”。

在这一天的工作里,秦朝霞一直保持着乐乐呵呵的状态,面对陌生人也丝毫不犯怵,礼貌、体贴、开朗地为他们服务。

对服务员来说,面对客人微笑是基本礼仪和要求,但在秦朝霞的身上,你能看到那微笑是发自内心的,非常真诚、有感染力。

那天有一桌客人,几个大哥大姐,被她的微笑和真诚服务打动,还给她打了赏。

于是在这个视频里,我们正真看到了这样戏剧性的一幕:

北大毕业,在微博上有400多万粉丝的网红李雪琴,却说自己比一个大专毕业、月入5000的火锅店服务员,过得更不快乐。

从世俗意义上说,李雪琴比秦朝霞各方面条件都要好,但在职场中,后者却比前者做得更好、也更快乐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相信自己工作的价值百科

是热爱工作的第一步

视频里,秦朝霞说的一句话,让我深受触动:

“很多时候我为别人做事的时候,不要求什么回报,因为我在,他们觉得很快乐,我就很满足。”

我想,这正是她能如此热爱工作的原因。

她不仅将工作看作谋生手段,更是对自己能为别人提供这样一份专业的、优质的服务与体验而自豪。

相信和认可自己工作的价值百科,是热爱工作的第一步,也是保持工作热情的重要原因。

对比起来,现代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工作,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在“工作”,而只是在“上班”。

在《圆桌派》16年的一期节目里,陈丹青就一针见血地指出“工作”和“上班”完全是两回事:

这两者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呢?

在《锵锵三人行》的百度贴吧里,某位网友对“上班”和“工作”的定义,我觉得形容得非常贴切。

简单来说,上班是用时间交换薪水,本质就为了赚钱谋生,大多数人上班都只是在混日子。

生活里的快乐都是从下班后的娱乐活动里获取:看电影、蹦迪、聚餐……

在“为了生存,不得不上班”的这种思维下,产生职场倦怠和厌倦,太正常不过了。但那些在“工作”的人则完全不同。

他们能从工作本身获取快乐,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工作的价值百科,并在其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。

陈丹青就拿自己举了例子,他也是不愿意上班的人,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,一直到睡觉。

自幼喜欢画画,从小就想当画家的陈丹青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这是很多人羡慕的。有人也会说:“他是因为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,才会这么有激情。”

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年轻的陈丹青,有将近一年的时间里,蹲在村办的骨灰盒厂画骨灰盒,画了近千个。

你能说,他喜欢画骨灰盒吗?当然不是,但是他也能从中找到工作的快乐,付出百分百的热情。

“不想上班”对当代青年来说,其实是一句十分沮丧而又无能为力的话,它背后隐含的是除了上班别无选择的无奈。

但其实,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:我们大家可以把被动的“上班”转化为主动的“工作”,相信工作的价值百科,热爱自己的工作。

▲长按扫码,分享朋友圈

能快乐工作的人

都是“自燃型”的人

很多年轻人一直有一个迷思,是不断跳槽、试错,最终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工作,还是努力去喜欢上现在正从事的工作?

答案是后者,因为很多时候“喜欢”是遇不上的,但是我们想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的愿望,能让我们踏踏实实地对工作付出努力和热情。

而这份热情,又让我们积极地去寻找和体悟工作的价值百科和意义,而不是一味地抱怨,最终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。

这是一个非常正向的良性循环,也是那些能快乐工作的人的“秘密”。

就像经纬张颖对秦朝霞的评价那样:

“或许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像创始人一样有改变世界的雄心,但就是他们身上真实的、原始的想要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的平凡梦想,让他们无比尊重、珍视、热爱自己的工作,让公司变得更好。”

说到这儿,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《入殓师》。

影片的主人公小林大悟,原本是一名大提琴乐师,他买了昂贵的大提琴,准备成就一番事业。

但是仅仅演奏了4个月,乐团就解散了。背负着买乐器的高昂债务,大悟和妻子只能搬到老屋,过起清贫的生活。

在重新找工作的过程中,大悟去面试了一家短工时、高待遇的公司。第一次面试时,社长二话不说就决定聘用他,但却对工作内容避而不谈。

在大悟的再三追问下,社长才终于道明:是入殓师。

尽管心理上有所畏惧,但在高额薪水的诱惑下,大悟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。就这样,他开启了一段自己只能硬着头皮硬上、妻友也不理解的职业生涯。

你要问小林大悟喜欢这份工作吗?一点儿都不。

一方面,他自己要每天忍受面对遗体的心理压力;另一方面,他不敢对妻子和朋友坦白自己的工作,只能苦苦隐瞒,自己承担。

但是为了让自己和妻子过上更好的生活,他不得不接受这份工作,并对它倾注热情,这能够说是当代非常稀缺的一种“匠人精神”。

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大悟见到了各种各样的逝者和逝者家属。在他赐予逝者尊严的时候,家属们对他的尊重和感激,让他逐渐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。

影片的结尾,大悟真正地接纳了这份职业,并为自己的职业而骄傲。

古典在《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》这本书里就提到:

“一个人的财富、成就和光环,也许的确有幸运的成分,但是那人展现出来的快乐、热爱和努力,都不是‘遇上’的,而是‘修炼’出来的。”

像秦朝霞、小林大悟这样能从工作中寻得乐趣的人,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把他们称为“自燃型”的人:

拥有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朴素愿望,于是对工作投注爱和热情;在投注的过程中逐渐找到工作的意义,“修炼”自己对工作的热爱,最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。

稻盛和夫自己就是这样的例子。

27岁,他就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(现名京瓷),去年在福布斯全球数字经济100强榜位列77位。但你想不到,稻盛和夫原来并不喜欢研究陶瓷。

但是他让自己带着爱工作,从工作中发掘出了成就感,最终成果斐然。慢慢地,他也开始爱上陶瓷研究,事业也越做越好,最终获得现在的成功。

对于那些认为上班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、讨厌上班的年轻人,稻盛和夫也只有这一个建议:带着爱去工作。

希望,我们都能在职场中成为“自燃型”人,而不是“可燃型”,甚至是“不燃型”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